为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和北京市实施方案,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,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落细落实,深化本科教学质量建设,在学校党委领导下,开学以来,教务处、各教学系部多次召开各层级专题会议,在“人工智能+戏曲”课程、戏曲特色教材、专业方向动态调整、教风学风常态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,扎实推进年度教学重点工作。党委副书记、院长尹晓东,校领导冉常建、姚海琳出席部分会议。
会议强调,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戏曲教育教学,实现国家战略与学校发展的有效对接,形成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。要以中国戏曲人工智能创研中心成立为契机,树立卓越突破和“人工智能+戏曲”建设思路,将人工智能有机融入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,形成多模态发展,推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落地落实。要坚持齐头并进、科学谋划、合理设计,创新人工智能的使用场景,提升教学改革创新。
会议指出,调整专业建设是学校完善办学格局的重要举措,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,做到有内涵、有特色、有支撑。要着眼人才培养的供需两端,向人才缺口倾斜力量,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。要找准专业定位,对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和关键素养要有清晰认识,不仅要着眼于盘活现有资源,还应树立专业建设的质量意识,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。
教务处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,以教学工作会和部门工作例会为抓手,多次研讨年度教学重点工作计划,强调要持之以恒抓好教风学风,切实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。组织教学单位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,如研讨戏曲表演专业剧目教材建设思路,推动校内精品建设教材项目成效,对建设高质量戏曲特色教材的紧迫性、必要性和可行性达成统一认识;研讨拟开展的学生基本功大赛,细化比赛主题、赛程安排、项目要求等;研讨课程思政、人工智能+戏曲、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培训事宜等工作。春季学期开学以来,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。